ID838413025

哔哩哔哩与情感营销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之间的竞争因素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功能、质量和价格;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购物、电子商务和虚拟社区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借助线上平台了解产品及品牌信息,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购物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中,不仅理性因素发挥着作用,非理性因素(情感因素)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即消费者会受到自己对品牌的情感驱使并进行购买(苏勇,方凌智&陈云勇,2018)。在产品的功能、质量与价格并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更重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等非理性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以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核心的情感营销应运而生。

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向生存型消费占比降低、享受发展型消费占比升高的方向转变(傅辉煌,2020)。人们对娱乐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娱乐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兴盛。近年来,视频网站以其产品直观丰富的特点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迅速占据了信息娱乐市场(刘建华,2020)。其中,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秉持“不划分核心与非核心用户”的管理理念,将用户的参与契合度置于首位,以其良好的情感营销手段在众多视频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之一。

哔哩哔哩(Bilibili) 弹幕视频网站成立于2009年,最开始的定位是一个ACGN文化的小众视频网站,被用户称为“b站”。但随着哔哩哔哩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展,其所涵盖的内容也愈发多样化。现在的哔哩哔哩包括有动画、音乐、舞蹈、生活、鬼畜、国创等等20个分区,最大程度上确保用户能在哔哩哔哩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018年,哔哩哔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作为情感营销理论基础的消费者情感研究,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影响”一词可用于涵盖所有情感、情绪、感觉和驱动因素,因此也适用于情感研究领域(Gardner,1985;Izard,1977)。根据Plutchik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那些反映不强烈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一种探索、全面的、个体的潜意识和半潜意识动机,所表现出来的共识是情感。情感交流提供关于行为的信息可以帮助个人采取适当的行动。这些学者认为信仰和个性已经演变为一种可预见、可理解的行为感知,通过情感过程进行调节(Plutchik,198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户情感体验就已经成为企业产品设计理念和营销手段的一部分,并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成为具体的研究领域(Desmet and Hekkert,2009)。哈夫莱纳(Havlena W J)等比较了消费体验中消费者两种情感对其造成的影响,韦斯特布鲁克(Westbrook R A)等围绕消费者情感模式及其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消费者在对产品的理性认知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会受到自己情感的驱使并进行购买,即非理性认知对消费者的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于如何激发消费者品牌情感这个问题,大部分研究认为,体验是消费者情感的重要来源之一(Chaudhuri & Holbrook,2001)。“体验”一词的英文“Experience”最早出现于14世纪,由“Experiment”(“实验”)一词演变而来。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最早的体验是与实验相关的,即人们需要亲身参与并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同时,这种感受包含理性认知和情感认知两个部分(苏勇,方凌智&陈云勇,2018)。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顾客体验一种新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类别的感受:第一种是实用性感受(即感受到产品的功效,认为其能给自己在生活中带来便利;或使用之后觉得很不方便等),第二种是感官上的感受(即通过使用产品而产生舒适、高兴、兴奋、优雅等的体验;或感到没有多少乐趣可言)。归根结底,两种感受都是人内心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正是这种情感体验,能使体验者深深的与产品缔结一种情感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可以为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即顾客认同企业的产品,忠诚度、喜爱度提升,也可能为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情感营销是营销领域的前沿与中心,能够识别、量化、嵌合情感到营销中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巨大的优势。Richins(1997)认为,在顾客拥有的产品中植入一种特定的并且被顾客认为是有价值的意义,那么这一产品就可以作为表达他们自己一部分的工具。情感因素在物品意义中所作用的原因在于,通过表达出特定的目的、行动以及思想,能将自己归类于某一特定的群体,从而区别于其它群体(Frijda,1986)。市场营销领域的研究发现,企业只有通过将情感链接到顾客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时,才能培育出忠诚度很好的顾客(Mattila,2001)。绝大部分情感忠诚的顾客都与公司有着记忆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通常使顾客对公司产生积极的印象和行为(Khan,2012)。

 


评论